《我们的翻译官》首播后,观众纷纷反映角色关系过于雷同,故事情节也显得烂俗
电视剧《我们的翻译官》在芒果TV已上线5集,并将于晚间在湖南卫视播出。然而,从目前的5集内容来看,该剧质量堪忧,主要问题在于剧本。演员和导演都按照流俗商业剧的方式去完成剧本,但剧本却无法满足当下商业剧的质量需求。
在《我们的翻译官》中,一个明显的问题是部分角色之间的关系过于雷同。这种雷同在剧本创作中属于典型的“合掌”行为,是编剧水平不足所导致的。例如,男女主角之间的傲慢误会关系以及女主角与她的父亲和外公之间的关系。
男主角对女主角表面傲慢,实则内心关怀,这种基于“误会式”的关系在开局多集剧情中持续存在。然而,这种关系竟然也延续到了女主、女主父亲和女主外公的关系当中。这位外公对女主和女主父亲也是表面上的傲慢,内心当中的关怀。这种“外冷内热”的角色关系被编剧反复用于不同的角色关系上,这是编剧技法上的失败。
此外,《我们的翻译官》主线剧情也过于雷同,大量借鉴了烂俗剧目。电视剧创作中忌讳的一点是使用别人已经用烂的骨架,而该剧正是如此,毫无创新可言。男女主角在大学时期恩爱,但毕业在即,他们分开多年后重逢,解开误会再次恋爱并秀恩爱。因为这种烂俗骨架的存在,整部电视剧已经丧失了故事性。
在缺乏故事性的前提下,观众会注意到剧情的合理性问题。例如,既然男女主角彼此有情,那为何当年要分手?《我们的翻译官》开局5集剧情中给出的分手理由只是表面上的原因,即女主嫌弃男主没有考上国外的名牌大学。观众当然不能满足于这种桥段,而且因为这部电视剧过于烂俗、骨架子陈旧,所以观众清楚男女主角分手的真正原因会在后边揭开。好在剧情梗概中提到了男女主角分手的真正原因,即女主为了完成梦想,不想耽误男主等。
实际上,这个理由也是典型的狗血式、烂俗式和离谱式的。大量这类男女主角分手又复合的电视剧都采用了这种模式。这类模式看似无害,实则离地千里、悬浮至极、非常狗血。
对于剧本质量不过关的电视剧,观众只要动动脑子就会发现里边大量逻辑不成立的内容。例如,一个刚刚开启创业模式、随时被投资人撤股的公司,男主哪来的勇气在前女友面前大秀自己成功?一个连绿色蔬菜都翻译不好的软件,男主又是哪来的勇气认为它是最优秀的?这种小儿科桥段出现在狗血剧中是合理的,但出现在其他类型的电视剧中就显得逻辑不成立了。
而且更可怜的是,《我们的翻译官》中的这些小儿科狗血桥段都是直接拿来使用的,缺乏原创性。当一部电视剧在角色关系处理上都开始雷同、开始偷懒时,我们自然不能期待它在具体的桥段中有原创意识。骨架是别人的、桥段细节也没啥新意、角色关系走势也烂俗,这样的电视剧应该在剧本阶段就停工与返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