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2》在播出6集后,观众反响平平,剧情被指“胡编乱造”,缺乏真实感
3月3日,电视剧《唐人街探案2》播出至第6集。随着剧情的推进,第一个案件已经尘埃落定,而第二个案件也已进展过半。然而,在我看来,这部主打犯罪刑侦的悬疑剧似乎已经迷失了方向。它的失败,恰恰在于剧情的“胡编乱造”。
《唐人街探案2》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国外的唐人街,这确实为剧情提供了一定的发挥空间。但犯罪悬疑剧的核心在于如何在有限的舞台上构建紧张而引人入胜的故事。如果过于追求天马行空的想象,而忽略了现实的框架,那么故事就会失去其吸引力。
所谓的“有限的舞台”,在犯罪悬疑剧中,指的是通过现实背景为故事设定一个明确的框架。所有的犯罪悬疑元素都应当在这个框架内展开,以确保故事的连贯性和真实性。如果脱离了这个框架,或者根本没有设定框架,那么故事就会显得空洞和不可信。《唐人街探案2》目前正是缺乏这样一个稳固的框架来支撑其剧情。
以该剧的第一个案件为例,仅仅播出两集,结局和核心内容就被许多剧迷猜中。大家都清楚,故事最终会指向人体器官的非法交易。如果这个故事有一个现实的框架作为约束,那么情节的发展就会受到相应的限制,而这些限制恰恰是故事吸引人的关键。遗憾的是,该剧并未提供一个现实层面的框架,导致故事缺乏了支撑和着力点。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第二个案件中。剧情发展到最后,似乎所有的悬疑都指向了一个名为“奥义”的神秘组织。这与人体器官的非法交易类似,都是先制造一系列小悬疑,最终归结为一个大背景。然而,这种做法使得故事变得索然无味。因为当所有悬疑都指向同一个终点时,观众就会失去探索的兴趣。
此外,该剧的编剧似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试图通过案件的开局细节来引发观众的共鸣。例如,城市底层打工的男青年给网红女主播打赏,最终引发悲剧。这种内容确实能够触动部分观众的情感。然而,由于故事背景设定在“唐人街”,这种写实感被削弱了许多。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城市,并且融入更多的中国城市底层写实元素,那么其震撼力将会更加强烈。
总的来说,《唐人街探案2》在尝试构建犯罪悬疑故事时,未能有效地在有限的舞台上跳舞。它过于追求天马行空的想象,而忽略了现实的框架和着力点。这使得故事显得空洞和不可信,失去了吸引观众的魅力。希望未来的作品能够吸取教训,更加注重故事的逻辑性和现实性。